坚决去除过剩产能
说到山西,离不开煤炭,说到煤炭自然绕不开当前产能过剩的困境。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开宗明义地说,山西煤炭企业要坚决去产能!目前,山西正在按照国家的部署,抓紧制定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的方案细则。通过淘汰一批、重组一批、退出一批、核减一批、延缓一批来化解过剩产能。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卜昌森看来,过去十年是煤炭的黄金发展期,行业发展不够理智,重规模、轻质量。大批“头脑发热”的资金进入煤炭行业,后果则是严重的供过于求。据统计,2015年山西煤炭行业库存达5067万吨,比年初增长44.6%,是2011年底的4倍。全省煤炭企业全年亏损94.25亿元,同比增亏减利108.29亿元。
面对如山的库存和巨额的亏损,李小鹏代表认为,“从长远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总要求,推进煤炭革命。近期来看,山西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着力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其中,首要的措施就是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优质新产能”。
相较之下,钢铁行业的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列举出一系列数字:2015年,河北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299.7亿元,下降46.9%,钢铁行业的投资下降5.7%。即使如此,依然有不少钢铁企业“死撑”着。“‘僵尸’企业不愿意退出,主要是因为钢铁生产属于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固定成本较高。倘若一旦退出,对于企业来讲大部分成本要白白损失,这会导致一部分企业宁愿保持‘闷炉’状态或产能闲置状态也不愿意彻底退出。”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克荣说。
同时,钢铁行业作为调控对象,一些缺乏产品特色和市场优势的产能很难找到资金雄厚的“接盘侠”,资源整合兼并的难度较大,陷入“好的时候不愿整合、坏的时候无法整合”的悖论之中。石克荣代表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产业标准、水电价格、税收等一系列手段,减少落后产能的存量,并避免落后产能通过简单扩容来逃避淘汰。
以创新促产业优化
减量与优质是密不可分的“两条腿”。要想彻底扭转煤炭、钢铁等产业的困局,就必须告别粗放式发展。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山西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革命兴煤的新路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来看山西今天的煤炭问题。怎么提供清洁的煤炭产品,怎么解决煤炭的供给问题?关键在于必须做到‘三个抓好’。”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说。
在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煤炭已经成为可以“百变”的素材。王儒林代表介绍,第一,要着力抓好煤炭的清洁化、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第二要着力抓好煤炭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着力抓好煤替代石油基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我国基本国情是缺油少气,但是煤多,煤炭将是最好的替代石油资源的选择。这件事情对我国资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王儒林代表说。
“电解铝同样是产能过剩行业,然而与国际对比,我国人均铝消费水平低了三分之二还要多,这说明铝行业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关键在于深加工的水平是否到位。”全国人大代表、运城市市长王清宪认为,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结构性的过剩。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深加工能力应是消化产能的关键着力点。
同时,在煤炭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煤电一体化问题也愈发凸显。“山西的发电装机容量仅排全国第八位,这与山西产煤大省的身份不够匹配,去产能要结合区域优势,否则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长耿彦波认为,应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煤电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妥善分流安置职工
产能不是孤立的事物,它的背后是一座座工厂、一个个职工。尤其在煤炭和钢铁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很大比例,历史赋予了这些企业更多的社会职责。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职工怎么安顿?债务如何处置?资金又从哪里来?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
“因煤而城、因钢而城”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国有老煤矿、老钢厂事实上就是一个小社会。“化解过剩产能,关了矿,但城还在,人还在,几代人的生活区域还在。因此,去产能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以及几代人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的看法引起了不少代表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