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早在本世纪之初,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之后垃圾分类开始在省会城市大面积宣传和推行,老百姓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17年过去了,收效却并不特别理想,很多市民抱怨,自己倒是分好类扔了,可一到了环卫车上又变成了混装混运,分类的积极性很受打击。垃圾分类关系到能否解决垃圾围城这个城市的大难题,但如何落到实处?广州如今动了真格,垃圾分类要立法。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的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国内日处理量规模最大的填埋场。每天有一千多辆大车把广州市主城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原本这里是个山谷,如今垃圾的堆集净高度已经达到77米,高出两边的山峰,这个高度,让填埋场的负责人忧心忡忡。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一清说:“垃圾每天一万二千吨,我们必须把它妥善处理掉,填埋。垃圾的增速太快了”, “开始是三千吨、四千吨(每天),然后上八千吨,到后面就是一万两千吨。越往上面走,难度是越来越大。”
兴丰填埋场曾经在填埋技术上创下许多国内第一,但是近十年持续增长的广州市垃圾填埋压力,几乎全部压在它身上,超负荷运转,让这个最初设计寿命是40年的填埋场,到第15个年头就已经不堪重负了。“按照这个填埋速度,只能维持到明年2018年的5月31日”,杨一清说。
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减量,成为强烈的社会共识和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州更要加快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制度。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法规二处处长郑庭伟说:不解决垃圾围城,会严重影响到广州的民生,影响到广州城市的发展。广州市民超过八成的人知道、支持垃圾分类,要求我们进行垃圾的立法。
早在2011年,广州市率先出台全国第一部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的政府规章,2015年又颁布了《广州市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试行)办法》。然而,垃圾围城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破解。今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专门立法,目前正在准备三审,举全社会之力来破解垃圾围城。
此次立法审议,第一次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全流程和全环节的整体,明确要求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和源头减量的各个环节的实施主体,都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相互衔接贯通,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尤其是对近年来一些成效显著的试点区的创新做法,在制度设计上进行了法律的规范和完善。
正在忙碌的环卫工袁师傅,负责的是越秀区白云街道的保洁工作。三年前他多了一份兼职,就是在下班后干两个小时收购废玻璃瓶和玻璃的工作。袁师傅收购的玻璃瓶大部分是他的同事从垃圾桶里分拣出来的,也有居民自己送来的。
玻璃瓶和玻璃因为体积大、重量大,运输成本高,回收价值低,被称为低值回收物,这些年在城市废弃物中很少有人愿意回收,大都混在生活垃圾中送进填埋场,废弃玻璃能占到填埋垃圾总量的百分之十,降解很难,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但同时又因为玻璃瓶分拣相对方便,容易识别,所以在源头垃圾减量的探索中,越秀区把玻璃瓶作为减量的第一个对象。
广州市越秀区城管局分类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小龙说:“现在我需要减量了,分类了,我就会想很多办法。我用运垃圾的车,运到玻璃处理厂里去。”用政府运生活垃圾的车辆把玻璃瓶运到玻璃预处理厂,是老陈2014年想出的一个办法。当时他正为分出来的玻璃,到处寻找资源化出路。
陈小龙说:“运到厂里之前,一直是垃圾,只是分类的垃圾。但是我运到厂里就有价值了。怎么把生活垃圾的低值可回收的把它分出来?当我们发现它是因为运输这部分的问题,那我们就协调两网怎么解决运输。”
老陈说的“两网”指的是城管部门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网和供销社系统的再生资源回收网。以废玻璃为例,从居民家庭到街道,再从街道到填埋场,是一个简捷高效的运输通道,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网有一套现成的回收体系,但是它的末端处理方式单一,只有填埋或者焚烧。再生资源回收网则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再生资源处理体系和下游市场,可在源头收集运输上它没有优势。原本这两个网各干各的并没有交集,如今老陈用环卫车把拉到填埋场去的废弃玻璃,转向拉到玻璃预处理厂,打通了资源化利用的回收渠道,把两个网的优势结合起来了。
袁师傅的临时玻璃收购站点,由街道免费提供场地。袁师傅按照厂方的要求把玻璃瓶按颜色分成四类,就能得到厂方付给的每个瓶子四分钱的差价,这个工作让袁师傅每个月能多出一两千元的额外收入。
如今越秀区已经有24个这样的收集点覆盖全区。在没有多花一分钱的基础上,政府最大限度做到垃圾减量,环卫工人的额外劳动有报酬,玻璃预处理厂增加了稳定的货源,多方都受益。
广州市供销联合经营公司副总经理谢建安说:我们有(年)处理30万吨的能力,但是现在吃不饱,分类来的玻璃瓶不够,回收途径不多,处理量一半都不到。
用回收废玻璃的模式,老陈又在全区建立了18个废木材回收点。如今每月全区稳定回收废玻璃350吨、废木材750吨。资源化需要足够的投入,为了让这种回收模式可持续,激励回收企业, 2015年广州市实行低值回收专项财政补贴,支持“两网融合”。精巧的制度设计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此次审议草案中又完善了这个体系。
此次立法草案打通了垃圾分类的全流程和全环节,把这个系统的架构搭在了一起。在此基础上,将“谁产生、谁负责”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两个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永说:“怎么来分类,首先你要让老百姓便利,你让老百姓分类以后很不便利,那不行;第二个就是没有分类好,首先板子应该先打到行政机关。”只有政府为分好类的废弃物找到合理渠道和流向,居民源头上的分类才有价值。一旦立法把这个系统的框架搭建起来,对公众来说,垃圾分类也将成为每个居民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需要一个培育过程,政府将如何提供服务?
居住在荔湾区西村街道的何靖前段时间发现自己楼下少了样东西,有点着急。何靖她们在找的是这种垃圾箱,挂在墙上,醒目的红色箱体上写着有害物质。旁边附着图文说明:废电池、废灯管灯泡、过期药物等。一段时间小区内每个楼下都有这样一个箱子,提供给居民分类投放有害垃圾。突然发现箱子不见了,家里的有害垃圾往哪里放呢?何靖说:“确实是担心。因为一个电池,可以影响很多土地的污染。”
这些分类垃圾箱到底去哪了?其实这是相关部门精准服务的一种方式。
2014年西村街道引进一家社会企业,共同成立西村街道垃圾分类促进中心,一方面对辖区居民的文明习惯养成做精细化的指导服务。在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的规划里,培育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宣传,让居民知晓如何分类,分类后垃圾的去向;第二个阶段是多点设置投放分类垃圾桶;第三个阶段是居民形成分类习惯,在家中分好,定时定点投放。
何靖就被告知,她的楼下已经不再设有害垃圾箱,现在小区里有个集中投放有害垃圾的桶。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实行数字化管理,每天统计出每个小区产生的垃圾总量,每个分类投放点的投放量和有害垃圾的投放量,以此调查居民的投放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更为合理的垃圾投放方式,并开展针对性的宣传。
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垃圾分类促进中心杨静山介绍:“我每天每个月都会看报表,看有害物多不多,旧衣服多不多,如果我的量是在飙升的,那证明已经开始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习惯也形成了。群众养成一定习惯之后,我们前面的分类成本会越来越低,并且它的可持续性越来越高。”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居住区指导、督促居民,规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活动的做法,得到立法草案的巩固。同时,政府也将依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收集、运输、处置等领域。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永说:“通过立法以后,实现我们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达到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并不是小事情,它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广州以法治为基础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创新回收模式、回收制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整、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为解决垃圾治理这个大难题提供了生动样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垃圾分类,全民参与非常关键,我们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垃圾的生产者,也都有责任处理好自己的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垃圾的处理是要前端和末端一起抓,前段就是垃圾的分类,这个工作做好了,以后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对于垃圾分类来说,可以在公共场合率先实行,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也可以采用志愿者来宣传垃圾分类,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