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环卫新闻 » 正文

垃圾桶数量多了 城区生活垃圾具体怎么分类你会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4  浏览次数:60
核心提示: 咦?垃圾桶变多了!去年10月,随着温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不少市民发现身边的垃圾桶发生了变化原来单独放一
  “咦?垃圾桶变多了!”去年10月,随着温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不少市民发现身边的垃圾桶发生了变化——原来单独放一个垃圾桶的地方多了好几个垃圾桶,各个垃圾桶还分别贴上了“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各类标志。据记者了解,温州选择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和易于推进的街道、住宅小区等,先行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逐步扩大分类覆盖面。
 
  对于“垃圾分类”,不少市民点赞支持,但是“具体要怎么分?”却成了大家的新烦恼。本期《委员观察》聚焦热议话题,看看温州还需做些什么?
 
  日本学生从小就会垃圾分类处理
 
  市民李先生的女儿阳阳在温州市籀园小学就读,刚过完的寒假里,老师给她布置了一份以往没有过的作业:调查居住小区内的垃圾分类现状。阳阳发现,小区内马路边原本只摆放一个垃圾桶的地方变成了两个垃圾桶,供居民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经过几天的观察,阳阳颇感惊讶,虽然变成了两个垃圾桶,但是大部分邻居却不懂得要怎么分类垃圾,两个桶内都被丢弃了牛奶瓶、塑料袋、废纸等各种垃圾,基本上看不出差别。
 
  谈到垃圾分类,总能让人想到日本。春节期间,李先生带着妻儿自助游了一趟日本。游玩期间,阳阳又有新发现。日本的许多公园以及马路边很难找到垃圾桶,当地居民往往是将垃圾装入口袋,带回家或带至车站等地才丢进垃圾桶。而在人流量较多的车站,垃圾桶的数量远不止国内摆放的两三个,而是一顺溜地摆了六七个,桶身上更是形象地描绘上了“塑料瓶”、“报纸”、“易拉罐”、“电池”等简笔画,游客就算不懂日语,也能基本分辨出投递垃圾的方法。
 
  据了解,日本从1980年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而这套制度,更是从娃娃抓起。日本几乎所有的小学都开设了一门环境保护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小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到四五年级时,学生们还会被要求前往垃圾焚烧厂进行课外学习实践。学校环境教育加上社区全民教育,日本才最终有了今天的成绩,被公认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学校希望“垃圾分类课”能成常规课
 
  去年10月16日,《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2016年)》正式出台,方案规定将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并在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有处理条件(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等先行开展“厨余垃圾”细分类。
 
  方案出台后,温州的部分学校有了“新动作”。龙湾区第四幼儿园专门开设了几堂垃圾分类的课,帮助幼儿们掌握扔垃圾的基本方法。“上完课后,我们班一位小朋友回家还‘教育’妈妈说废纸是可以回收的,要扔蓝色的桶;废灯管是有害垃圾,要扔红色的桶”,该幼儿园周姓老师告诉记者,她曾看到学生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信息,对学校垃圾分类的教育表示肯定。
 
  周老师同时希望能尽快出版正规教材,将“垃圾分类课”变成学校的常规课程,好让幼儿能够持续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实际上,“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便已经进入温州小学生的课堂。在市区某小学已从教6年多的李老师介绍,他们使用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自然·社会》一年级教材的第7课,就是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
 
  “这门课并非主课,大部分的老师花两三个课时就完成了对垃圾分类的讲解。由于篇幅有限,教材对垃圾材质的分类也不够细化与形象,加上文字性内容较多,对小学生来说还是过于复杂了。”
 
  李老师建议,同类教材应该尽可能化繁为简,同时增加一些卡通漫画形象,让垃圾分类的课程更加具象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
 
  【部门回应】

  出版面向学生的垃圾分类读物

  加强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教育
 
  去年11月刚刚挂牌成立的温州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是负责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日常监督、管理和指导的常设机构。该中心分类科副科长周琦透露,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我市先后印发了相关的宣传指导手册,帮助市民学习具体的垃圾分类办法。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市已开展各种类型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450余次,参与1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18万份。
 
  “这本宣传指导手册一般在街道、社区或者当地执法局都能领到,但由于它的受众是普通市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会显得有些复杂。”周琦进一步介绍,按照省里要求,下一步将召开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会,联合市教育局共同探讨出版专门面向学生的垃圾分类课外读物,为推动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教育打好基础。
 
  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同时对城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已达50%以上,其中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达到60.07%、中小学校达到67.96%、住宅小区达到48.85%;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58%以上,新增分类运输车52台,开设分运专线88条,分类垃圾分类运输率基本达到100%,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委员观察】

  垃圾分类进课程还应结合实践勤参与

  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钱晓薇
 
  垃圾分类要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人人自觉,更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在幼儿园开设相应的活动课,用生动活泼的动漫、卡通等形式来培养小朋友树立初步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
 
  支持“垃圾分类”课正式进入课堂,成为学校的常规课程,并借此继续加强小、中学生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强烈意识。在上理论课的同时,还应该带学生们去参观垃圾处理厂,或者组织他们去七都街道板桥村等地方学习当地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等。概括来说,垃圾分类课的课程形式应该活泼轻松,内容需要结合实践。
 
  学生在校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后,进而可去引导家长、老人,形成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周围舆论的压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使人们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