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我市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把农业机械化扎实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农机装备不断提挡升级。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91.3万千瓦,比增4.1%;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000多台、收割机1300多台、烘干机430多台,农机总量稳步增长,位居全省前列。
据悉,各级农机部门大力实施农机“双补贴”政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成立以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农机购置补贴严格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流程操作,将购机指标确认和补贴核发信息及时公示,并将补贴申请、监理业务、投诉举报等事项纳入一站式服务大厅集中阳光办理。去年全市共完成中央补贴资金9281.68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0.84万台(套),受益农户达0.76万户。
每逢农忙季节,全市农机部门积极行动,组织调度各类农机具投入春耕、“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和抗灾救灾,做好农机检修、送农机科技下乡、农机打假和农机供油等服务工作。据统计,去年,全市共组织和调度近10万台拖拉机、耕整机、机耕船、插秧机及配套农机具投入春耕生产,1.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双抢”、“三秋”,300余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充分发挥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主力军作用。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插机防及烘干机械化程度得到提升,仅鄱余万三县农民合作社粮食烘干点就达450余家,粮食烘干水平可达36.5%,粮食烘干能力快速提高。
我市大力推进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试点,着重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和“六代一管”服务模式,积极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建有30余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逾5万亩,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同时,全市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机大户带头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在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实行连片作业、跨区作业,倡导订单作业和保姆式服务,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9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农机经销点270多个、农机维修服务网点1500多个,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对于农机具的使用上,需要组织农机大户和农机具合作社跨区作业,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农机具使用的效率,另外对于辖区内的土地,尽量发动农户使用农机具耕种,最好实现连片耕种,这样农机的作业率才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