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9点,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聚焦“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委员们纷纷就这一话题展开发言。
上海市政协委员、普陀区政府副区长王珏发言: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农工界别的97号委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建议。目前为止,整个城市生活垃圾多点无害化处置设施的布局已经形成,处置能力达到2.2万吨每天,无害化的处理率接近100%。政府相关部门,近年在垃圾收集分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从一百个小区试点开始,到现在已经覆盖了一万多个居住区,六千多个企事业单位,根据干湿分类的基本分类方式,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经达到2500万吨每天,占了10%。相对而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比,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表现在覆盖面比较小,社会参与度比较差,分析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和问题。
第一,社会对生活垃圾属性是污染源的认识不到位,垃圾分类目标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关于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我们生活垃圾,基本主要的属性还是污染源。污染源的这个属性,决定了我们正确处理、系统分类的任务出发点,还是要处理环境。但是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一般还是先立足于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部分地方存在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刻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或者通过分类想实现一个过高的减量化的目标的问题。另一方面,淡化了生活垃圾的污染特性,也淡化了我们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弱化了整个社会对垃圾在污染控制方面的责任和共识。因此需要在明确生活垃圾的主要属性,是污染物这样一个共识的基础上,来重新考量我们的分类收集体系的目标和整个工作的体系。
第二,我们目前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落后分散,无害化处置系统匹配度不是很好。我们原来分类收集的系统,由走街串巷者,拾荒者召集形成的,我们城市环卫系统,也根据干湿垃圾分类的基本方式,建立了相应的收集系统,但这样一个系统,跟我们后道无害化处置装置的匹配度,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第三,源头分类的居民参与率比较低,分类的实效不太明显。在已经实施分类的居住区,居民这个源头分类的时效不是很理想,根据复旦大学2015年的调查统计,目前居民自觉参与分类的比例,只有24%左右。另外,在小区里面,大家比较看得多的混装混用,垃圾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对分类感受度比较差。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情况的分析,我简单提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建议尽快建立与本市终端处置设施匹配的分类收集的目标系统。主要在分类环节,首先是我们终端的能力和终端的处置方式,同时在前道的分类收集转运,做得更加精细化,逐步推广,落实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感受度,落实全过程的污染管控。
第二,上海继续坚持以焚烧加残渣填埋为主,有机垃圾适度综合利用的处置方式。我们近二十年处置的发展过程表明,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化程度高,土地紧张,环境敏感的大城市,我们还是应该态度比较鲜明的推行日本的这个模式——就是以焚烧和残渣填埋,作为我们无害化处置的主要路径。我们整个分类收集的系统,应该按照这个路径来匹配,而不要把资源化,或者通过分类、回收过高的提出分类处理,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土地做填埋。这样能够更加稳妥的推进我们整个系统的稳定发展。同时,在一些特种垃圾的回收处置,比如说厨余垃圾,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
第三,加快对废品回收,利用体系的升级转型。现有体系不足以适应我们大城市发展的环境和生活的要求,希望在系统建设和政策的支持上,能够对扶持综合利用的企业予以支持。
最后一个建议,还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强化公众作为垃圾产生者的责任意识,我们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是比较差。从这一个环节,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公众作为污染者的这样一个身份的宣传,使他们在垃圾处置和分类收集方面,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配合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来说,政府也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是末端的垃圾处理厂要建设好,没有垃圾处理厂,一切都是空谈,其次是中间的垃圾运输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做到垃圾不落地,然后就是前端的垃圾分类环节,这个环节是最不好做工作的环节,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