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28日讯(记者 曾仰琳 王逸群 余丽燕 吴文昊)助力“两会微心愿”,畅谈美好新五年!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通过全省广电融媒体联盟——“蓝媒号”,面向全省网友征集心愿。带着网友们的小“心愿”,中国蓝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近代表委员,围绕大家关心的民生热点,畅谈浙江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千年发展大计。合理布局、统筹推进餐余垃圾、固体垃圾、建筑垃圾、危废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2018年,浙江把“垃圾分类”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中!
省人大代表王潘萍:建议前、中、末三个环节统一分离和运输
“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第三次把垃圾分类列入十项民生实事,浙江金华等地方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说到垃圾分类,省人大代表、泰顺县罗阳镇环卫所所长王潘萍打开了话匣子。
长期在环卫一线工作,王潘萍认为垃圾分类在浙江取得不少成效,2014年以来,浙江积极推行“分类减量、源头追溯、定点投放、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不过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垃圾分类,从前、中、末三个环节未到位,没有统一的分离和运输,这方面还是很薄弱。”
今年,王潘萍带来一份“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垃圾分类”的建议,“希望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力、财力的技术指导和扶持。”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王潘萍也提出了自己未来五年在做好垃圾分类上的“小目标”。“要深入调研和百姓共同配合去把这件事情落实好,这是我的期待和目标。”
省人大代表练国平:垃圾分类需要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去做
省两会前,作为舟山一名基层干部,省人大代表练国平对农村社区进行了调研。练国平发现,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由于村民分类意识不强、生活习惯不佳、部门联动不够、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还未实现全覆盖。
“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壮大垃圾分类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全社会力量参与,让垃圾分类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去做。”练国平觉得,未来五年里,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省政协委员张伟平:建议加强厨余垃圾前端分类
浙江省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几年的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超过55%,农村已达到40%左右。省政协委员张伟平告诉记者,浙江省从2014年起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由最初的46个建制村试点,到如今全省已有11000余个建制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在调研中,张伟平发现,农村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后利用率并不高。他建议加强厨余垃圾前端分类,并实现后端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提高利用率。“老百姓现在能回收的基本上都自发回收掉了,有害垃圾我们集中收集处理以后也是减量减掉了。现在主要还是关注厨余垃圾。这样通过几条腿走路,我们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应该说经过几年处理以后我们浙江可以走出浙江特色的路子。”
对于垃圾分类来说,最先处理的就是厨余垃圾,在农村,完全可以把这些厨余垃圾用来堆肥,使垃圾变为肥料,至于有害垃圾,我们也要单独来放置,不让它混进其他垃圾里,来污染环境,做到这些,农村垃圾分类就算起步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