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废料 » 正文

回收农资废弃物 为食品安全上道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5  浏览次数:23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有没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环节有没有保障,尤其是生产源头。源头有保障,舌尖安全多半也能让人放心。但在很多地
 食品安全有没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环节有没有保障,尤其是生产源头。源头有保障,“舌尖安全”多半也能让人放心。但在很多地方的农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是被丢弃的农药瓶、地膜、肥料袋等废弃物,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不容乐观。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在我国每亩农田上残留的农药包装物为5-10个,每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有10-15万吨。而这也仅是农药,如果加上地膜等残留物,这个数据是很庞大的。

 

这些农资废弃物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农药瓶等本身残留的农药造成的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威胁农产品和水源安全外,多数的农资包装都难以自行消解或者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消解,加剧了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此外,农资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与“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硬伤”。

众所周知,农资废弃物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不仅有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也有一些生产企业责任的缺失。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农民环保意识不足造成的。很多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这些废弃物的危害认识不够,总觉得丢几个药瓶并无大碍。再加上,生活当中没有收集垃圾的习惯,用完的药瓶等被随意丢弃在田间。从更深层次上看,全社会对农资废弃物危害的认识并不高。长期来,社会对农业的关注更多在于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面源污染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最近几年,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农业污染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尽管多地已经开始进行治理,但总体上看效果差强人意。

事实上,农资废弃物回收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参与程度的高低。治理农资废弃物我们并不缺制度设计,早在1999年我国就实施了《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去年,环保部发布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随机性大,如果不能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要想收集散落在田间数以万计的废弃物的成本将是巨大的,也很难持久。因此,天涯区通过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有偿收购等方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无疑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有了农民的参与,有利于降低了回收的成本,有利于逐步减轻甚至消除面源污染。而农民也能从中得到回报、尝到甜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互动,这也为食品安全上了一道锁。

环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关键要落到实处,要有让公众做起来不难又愿意去做的办法。具体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借助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办法,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当然,从长远来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还应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起来,把治理好农村的环境卫生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逐步实现农民自发自觉的回收农资废弃物。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