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截至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已连续7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从100个小区试点起步,现已覆盖1万余个居住区,500万户家庭,约占全市居民的2/3以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人治大于法治,激励大于约束,于进一步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细处,难题不少。
据前些日子有关部门对部分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整体上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在提高,但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小区的正确投放率仅有10—20%,剩余的指标完成,则都依靠保洁员二次分拣,在保洁员没有进行二次分拣的区域,垃圾进入处理设施后,还需进行再次分拣后,才能处理。也就是说,有些社区、有些单位的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尚未能真正走到底,最终落了个“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结果。
如此看来,垃圾分类这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环保工程,离“大功告成”的目标还实在远着呢;就眼下而言,似乎还只是个“半吊子”工程。
日前召开的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中包括:提倡从居民家庭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细化垃圾分类的类型;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对垃圾分类好的要奖励,对违反垃圾分类法相关规定的个人和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另外,还须继续推广普及绿色账户,以吸引更多市民来参与,特别是中青年而不只是老年人。更重要的是,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比如要扩大焚烧能力的建设,对经过分类的垃圾深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等等。
笔者以为,垃圾分类减量,说到底终究还是大家的事情,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配合。所以,倘若每个居民都能在家里就按垃圾分类减量的标准把家里的垃圾分分清楚,这样就可以减少垃圾分拣的重复劳动。
说到底,要缓解垃圾分类减量的压力,还需从源头做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让分好类的垃圾顺顺当当地走完“最后一公里”,让垃圾这个“放错地方的财富”能各得其所,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必须的。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刚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一时期并不能用法律来约束,而是需要以宣传和指导为主,建立绿色账户,给市民一些奖励,这个方法就很好,另外也可以搞一些活动,设立奖项,来鼓励市民来进行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