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塑料。接触到的任何一样东西,上面十之八九,都有塑料存在的身影。历经“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
对于行业而言,机遇之间也面临着挑战,企业越发关心行业的走向,关心技术的革新。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更关注这些问题:塑料制品会越来越贵吗?能不能保证环境不受污染?
行业的视角和消费者的目光,看似存在距离,实际上可以作为彼此的注解。那么,如何解读这些成就和展望?
塑料加工业,前景怎么样?
数据来说话
2017年,塑料加工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助力动能转换,取得丰硕成果。那么,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未来还有发展空间吗?
1行业发展快,企业效益好
2017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累计完成产量7515.54万吨,同比增长3.44%;15350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808.36亿元,同比增长6.74%;主营业务收入占轻工行业比重为9.41%,占全国工业比重为1.96%。
行业发展顺利,企业效益也十分可观,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54.68亿元,同比增长4.81%;利润总额占轻工行业比重为8.52%。
2全国一盘棋,布局更合理
与塑料相关的行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2017年,东部十省市塑料制品产量4181.05万吨(占比55.63%),同比增长2.61%。中部六省塑料制品产量1806.56万吨(占比24.04%),同比增长率为5.05%。西部十二省区塑料制品产量1338.94万吨(占比17.81%),同比增长率8.44%。
3进出口形势喜人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引领下下,2017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实现了走出去与走进来共举,累计出口额627.29亿美元,同比增长8.62%,占轻工行业出口额的10.46%;进口额185.76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占轻工行业进口额的11.42%;进出口总值813.05亿美元,贸易顺差441.53亿美元。
4企业整合加快
随着环保整治的深入推进,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影响,一些不能以产品创新、质量功能提升而占领市场的小微企业再一次面临被“洗牌”出局的困境,而大中型企业在困境中勇于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行业转型、企业整合加快。
行业稳定,企业运转正常,企业分布合理,进入口顺畅,这些都充分保障了产品的价格平稳。消费者关心的塑料产品物价问题,可以就此做出解答。
塑料行业,有了哪些新趋势?
更清洁,更多元,更规范
发展总是蕴含挑战,2017年,塑料行业原材料大幅涨价、最严环保整治、禁废令等。朱文玮说,全国塑料行业同仁迎难而上,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等举措应对发展压力,在困难与挑战中实现发展与突破。
1环保治理,使企业更关注清洁生产
这恐怕是很多人、尤其是消费者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享受塑料带来的不一样的生活,然而也担心,塑料的大量使用,会带来环保危机。
据朱文玮介绍,2017年以来,随着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环保督查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及地方对企业的环保督察越来越频繁,部分企业因排放不达标而被关停、限产、整改,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塑料制品行业逐渐规范化,环保意识增强,注重清洁生产,更加关注产品的绿色化,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步伐。
产能过剩,倒逼产品转型升级:朱文玮说,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仍较严重,市场上类同的通用产品较多,中低档产品占绝大多数,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竞争中的价格战,压缩了利润空间,更造成低质、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问题。一些行业的企业积极推进自动化改造,提高产品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水平。如改性塑料行业从追求扩大生产规模转向求精、求强;从做雷同、大路货产品转向定向加工和个性化生产。BOPET、BOPP、流延薄膜等行业积极做进口产品替代,拓展新的产品应用领域,增加高端产品应用量,做差异化产品、个性化产品和特种产品,成效显著,行业开始复苏。
2政策引导发力,推动相关行业发展
国家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等新政出台,塑料再生利用行业企业逐渐转型国内废塑料回收加工或在国外设厂。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快递业产生了大量的“白色垃圾”,国家要求快递包装袋采用生物降解塑料,一系列在自然条件下可完全降解的环保材料如PHA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等,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塑料生产加工的大国,塑料行业,体现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更关乎消费者的生活。
2016年进入“十三五”以来,加快塑料加工业转型升级;2017年,是我国塑料加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塑料加工业已进入更加依赖技术进步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