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二手设备 » 正文

农用无人机“崭露头角” 起步较晚,技术短缺是短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1  浏览次数:8431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用无人机“崭露头角”,发展势头迅猛。近两年,农用无人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纷纷抢占市场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用无人机“崭露头角”,发展势头迅猛。近两年,农用无人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纷纷抢占市场,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农用无人机“崭露头角” 起步较晚,技术短缺是短板

在过去,农民给农作物喷洒农药一直靠人工打药,不仅效率低、耗时费工,还易使操作人员中毒,对农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农用无人机投入农业生产后,大大提高了农药喷洒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操作,采用自动化的植保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量可达60亩,作业效率是人工喷洒的40倍以上,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而且适应性很广,在山地丘陵和高杆作物上,植保无人机的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农用无人机市场广阔,发展前景良好。但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发展中伴随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起步较晚,技术短缺

由于发展起步晚,目前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尚不成熟,还存在明显短板。就目前而言,植保无人机起降次数多、续航时间短,同时低空低速飞行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技术尚未成熟,缺少应对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规范和精准施药控制系统,容易发生农药漂移等现象。因此,加大农用植保无人机科研力度,研发高自动化水平、智能变量作业的专用机型及飞控系统、低空遥感设备等是目前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规范尚未出台,农用无人机是否属于“黑飞”?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一直以来“黑飞”、扰航等突出问题,《意见》提出强化产品质量性能,完善安全管控技术,建立“国家--省级--企业”三级管控平台,着力解决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生产端的安全管控。

同样的,在农用无人机相关规范或指导意见还未出台之前,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是否属于“黑飞”很难确定。为提前应对,企业应该借鉴参考民用无人机指导意见的“三级管控”平台,建立企业自身的规范使用意见,以确保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安全。农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农用无人机领域的相关规范或指导意见。

人才缺乏,无人机“无人”可用

在广大农村,由于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到城市就业,留守的中老年人成了农作的主力军。而农用无人机的使用需要操作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否则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发生伤人等意外事件。因此,在农用无人机的推广过程中,“飞防队”的培养必不可少。

价格昂贵,普通农民望而却步

在农用无人机推广过程中,对农民来说,无人机价格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小农户表示宁肯花点力气人工打药,也不会高价购买这一“先进仪器”。对此,去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航局发文,安排6000万元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六个省市先行开展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试点,每地资金1000万元。不过,面对每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不少农民还是望而却步,缺少购买热情。

农用无人机是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翅膀”,采用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广阔、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但总的来说,农用无人机领域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尚有不少路要走。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