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四个月前,提出“拒外废1000自损产能850”的观点。意思是说,每减少1000吨外废进口,中国国内的造纸产量会减少850吨。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时至今日,相对去年减半的废纸进口量,已让国内造纸企业吃不饱。因缺少造纸原料,减产的不仅有小纸厂,也不乏造纸业内的大型集团企业。
台湾荣成纸业,国内排名第四的造纸企业,因缺乏废纸原料,导致公司经营活性巨幅下滑,近日宣布放弃在A股上市。究其原因,来源于对政策形势的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国家将废纸列入垃圾类、没想到会减少自己的废纸配额、没想到政策审批完全没有灵活性。
由于缺乏高品质的外废,新近投产的湖北荣成纸业,已陷入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窘境。
荣成纸业不幸躺枪……
被损产能的850里面,绝对不止荣成。
在江西,因抢不到废纸,大批中小纸企“自杀式”关厂!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队深入分析了造成目前市场形势的六大原因——环保关停、严控外废、汇率波动、纸浆上涨、费用高企、无议价权……
种种迹象表明,小纸企也已走到尽头!
自2017年以来,逐步收紧的外废政策,只会让更多造纸企业躺枪。
我们来缕一下发展的脉络
2016年9月,因交通运输查超载,全面提高了物流成本,居然演变为纸价上涨的导火索;
最根本的,是全国各地尤其是东莞(2012-2015年期间)清退造纸产能>500万吨规模,缩减的造纸产能成为涨价的内在动因。
然后,2016年“双11”助推需求,把价格弄上了天。
直到2017年3月纸价才滑落。
以上为第一阶段,表现特点为:交通运输受限引发涨价,这是外因诱导;产能提升滞后、偶遇阶段型需求上升,这是内因;供应真的赶不上需求,导致涨价烈度异常凶猛。
此阶段可总结为做供不应求型。
2017年4月之后,国家对外废政策开始放风收紧,废纸价格开始回升,带动原纸价格上涨,从2017年6月份开始,引发原纸猛烈上攻,价格再次向下游传导。
由于二级厂总能从市场中榨取到新的集中的订单,于是经过6-9月份的多次局部时间爆单、停单、拉高,原纸价在2017年10月份达到顶点,创下历史天价。
2017年国庆长假后,由于废纸大量涌出,引发“10.20废纸劫”,而后带动原纸价格再次大幅滑落。
以上为第二阶段,表现特点为废纸价格上涨引发的原纸价格上涨。
此阶段可总结为成本驱动型。
从2018年4月份开始,由于外废政策明朗,限废政策严厉,含杂率0.5%的奇葩标准得以严厉实施,导致外废进口量同比减半。实际供应废纸会大幅缩减的预期,造成心理性恐慌,从而引发了2018年5月份的疯狂式上涨,废纸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原纸价位离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时至9月,由于需求端实在是锐减得厉害,高纸价也挤出大量的纸箱需求。尽管成本高企,纸价在需求面前就是涨不上去;尽管需求惨淡,但在供应减少的情况下,纸价又跌不下来。
以上为第三阶段,表现为供应、需求同步减少,但价格依旧高位盘整。
此阶段可总结为供应受限型。
中国包装纸市场,经过两整年的演化,从“供不应求”到“成本驱动”再到“供应受限”,价格倒是飞上去了,但需求却遭到极大的破坏。
这种局面引发的后果极度让人担忧
1、限制外废的口径异常严厉,原纸-废纸多次循环后,减半补充的外废量,导致原纸实际产能可锐减30%;(感兴趣的可去文末看数据)
2、没有废纸,损失的产能再也不可能补回来,以荣成纸业为代表的大纸企以及众多小型纸厂,面临经营困境,直到永久退出市场;
3、既便直接进口原纸,但杯水车薪,顶多弥补国内需求的5%;整个东南亚的GDP只相当于广东省,你说能够供应多少纸给中国?
4、纸价高企,逼退大量纸箱需求,这部分需求不可能在价格回归正常前复苏。大型快递企业发展重复使用的包装物,同时,旧纸箱再次利用的现象又重现江湖;
5、原纸再次涨价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即便涨了,并没有可预期的订单来维持;贸易战导致出口减少,已叠加到需求减少的因素中;不涨没精神,涨高了又怕跌得痛;
6、减少的废纸进口量,换来的是多余造纸产能的荒废、以及过高包装成本的付出,多数企业与全体消费者,均成为限废令政策的买单者。全社会为此多支付的成本,已远超少进口的那些废纸。
荣成纸业对外废政策的评论为:……相信这“一时失序”的全球回收纸供应链终将“回归正常轨道”,其遣词造句确实意味深长。
上面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目前的外废政策纯属瞎胡闹,这种既没有性价比、同时还不符合经济理性的事情,是不可能得到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