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审议通过到一步步推进实施,再生塑料产业一年半时间经受了禁止进废与环保的双重打击,或挥泪转行、或远涉重洋、或逆变求生,上演了一幕幕产业变革的悲喜剧。
进口再生颗粒将打开国内市场
2018年对于再生塑料行业来说,不管是国产废塑料还是进口废塑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在2018年1月份生活类废塑料禁止进口之后,废塑料进口量大幅度下滑。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废塑料进口总量为5.18万吨,同比去年下滑99.11%。其中再生PE进口量在1.27万吨,再生PS进口量在0.19万吨,再生PVC进口量在0.02万吨,再生PET进口量在1.36万吨,其他废碎料及下脚料进口量在2.34万吨。
2019年春节前,18年全年再生各产品进口量均已呈现,然进口量的骤减,几乎可称为忽略不计状态。而2019年开始工业类废塑料也被禁止,至此,废塑料进口成为历史。 在全面禁废之后,废塑料进口不再存在,部分商家转做为进口颗粒,一部分直接在国外设置工厂,另一部分只做进口颗粒贸易。
后期海关政策面或将调整,进口颗粒将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 思考再生塑料产业变革之路
《方案》是为解决资源环境日趋突出的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是转变我国废塑料行业发展方式和建设绿色中国的重要支撑。废塑料行业是政策导向型行业,随着逐步禁止废塑料进口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形势,新常态,企业正确立足实际、正视现状,转型升级、谋求提高,实现企业平稳过渡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统筹国内废塑料资源管理,深度开发国内“城市矿产”资源废塑料再生回收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基于当地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个行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行业整治的目的并非是打击这个行业,而是规范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在整治中得到提升。这在《方案》中的最后一句“要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得到了体现。随着国外废塑料的逐步禁止,废塑料再生回收产业应将目光转向国内废塑料资源。构建废塑料回收体系和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通过财税扶持制度,推进废旧塑料回收生产中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打造再生塑料全产业链,提高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率,深度开发国内“城市矿产”资源。
二、强制实施垃圾分类,构建废塑料回收网络体系
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建立以社区和村委会回收网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务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同时推动建立设施先进、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处理中心,以有效减少垃圾清运量和最终处理量,减轻末端处理压力,有效回收利用垃圾中的重要资源,如废塑料、废纸等。在获得量多质优的废塑料资源的同时,布局后端加工利用产业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加强科技创新,助推废塑料资源清洁高值利用
目前,许多企业至今仍然沿用传统技术进行废塑料再生,各种污染物难以彻底清除,致使产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废塑料再生产品附加值,对于废塑料行业的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废塑料企业要不断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并且应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争取与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合作,选取高附加值项目及相应技术,不断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加工工作中,提高生产效率,研发高性能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抵御市场风险,最终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四、打造特色产业链和产业园区,走循环经济道路
国内废塑料的产业链分回收、分拣、清洗、造粒或改性、成型,分工精细,但正是这样,每个环节成本的叠加使得废塑料再生利用的最终成本大幅增加,条件成熟的企业可向产业链上下延伸,这样能大大节约成本。通过打造再生塑料全产业链,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双嬴。产业园区是产业调整和升级的空间聚集形式,是产业集聚的助推器,是聚集资源要素、加快产业发展的平台和优势载体。废塑料企业入驻园区可以在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机构的监管和政府产业政策、加工技术、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利用园区配备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提高废塑料资源的回收效率,实现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的统一收集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助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废塑料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方案》的公布已然吹响了废塑料产业变革的号角,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虽然迎来新机遇,但更面临新挑战,尤其叠加环保要素使得中小企业前行致力更为步履蹒跚,熬过治暗时刻,一定会守得日出云开,开拓出绿色废塑料产业更加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