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一向低调,网络上关于他的访问并不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位一向低调的院士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委员要承担起履职的责任,为自己关注的领域发声呼吁。
3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在政协致公党界别驻地,对红星新闻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今年自己的提案已经早早提交,话题虽不新鲜,但很重要,正是关于“塑料废品的再回收和再利用”的有关建议。“塑料回收利用,成本高、投入大,但若现在不去作为,未来要承担的生态损失成本更大更无力挽回”。
身为致力于前沿技术创新的院士,冯小明似乎一直在与“未来”打交道。事实上,几个月前,他刚刚荣获了一项被称为“中国诺奖”的荣誉,在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中荣获物质科学奖。
从事化学领域科研工作数十年,冯小明深知化学与环境是如何直接相关。他的眼光总是放得很远,“我们不仅在技术突破上,要能够造福未来;在生态环保上,更要放眼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
让废塑料经技术处理重新“上岗”
“我这次的提案很简单,就是废旧塑料的回收,回收循环再利用”,冯小明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也每年在提,但是大家对于效果的直观感受并不明显,“废旧塑料现在仍然是到处飘”。
所以,他建议一方面,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分类管理,甚至包括对塑料类的分类。另一方面,则是在塑料垃圾的循环再利用方面,他建议专门建立大的规模化的回收处理园区。他表示,废旧塑料大量是由石油裂解聚合产生的,废塑料循环利用,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够保护环境。
塑料再利用,冯小明认为,仍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或者说,还有很多适合的用途”。即便不用于造高端的电器,或者食品包装,但有仍做一些大众的产品包装,或者做农用薄膜等。
建议政府部门
带头采购废塑料循环再利用产品
在冯小明看来,当前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最大的难题,是成本问题。
来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的成本高;回收后进行清洁清洗,洗完还要对水进行净化,这个成本也高;甚至对废塑料投入技术使之重新成为可利用的资源,成本还是高。
所以这也就说明,企业很难主动去承担塑料回收再利用的重任。
冯小明在提案中提出了几项建议,除了希望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还希望政府部门对相关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的大力度支持。“尤其是在科研开发上,从塑料再利用的工艺上,从技术上,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使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更大,从而使关键的科学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部门今后对废旧塑料回收再次利用的情况或产品,进行标识。对于这些标识产品,未来政府部门可以带头采购,使它找到出路。
“现阶段虽然回收利用的成本高,但总高不过未来可能损失的生态成本”。
他的成果“上下20年”
研发花了20年 新技术至少影响未来20年
冯小明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身处科研和教育的领域,他认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原创科研的水平,始终取决于对人才的培育。
“我们当前在人才培养上面,重视宽口径”,他说,学生们什么都学都懂,但是忽视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能。如果要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技术支持,从而才能产生一个原创性的创新思想。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对年轻人科研精神、奉献精神的培养。
去年11月,冯小明以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走上颁奖台,成为了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之一。
冯小明的催化剂技术在业内处于引领地位。他能够改变很多反应的路径,尤其是对于包括医药、化妆品、香料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能达到节约能源、让生产工艺更加绿色环保的目的,并能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为了这项科研,花了20余年在实验室中。成果的成功研发,让他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而“未来科学大奖”所认可的成果,也是至少要影响到未来20年。
潜心科研,有的人认为必须“耐得住”寂寞。但冯小明认为科研不寂寞,因为那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平日几乎是“5+2”、“白+黑”,春节放假也很少出门游玩,都是泡在实验室里,“因为那个时候找我的人比较少,正好我可以有个时间可以理理思路”。他觉得,自主创新,需要热爱科学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但许多年轻人不喜欢科研,这也需要社会给予选择从事科研的人员更多获得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成都做得很突出
在冯小明看来,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做了许多工作,出台了许多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他认为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去掉泡沫抓落实”。
他认为,创新应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在鼓励创新的大趋势中,要尽可能挤掉泡沫。“虽然可能对于一些政府部门而言,10项创新有1项成果就是好的,但若能去掉泡沫,争取10项创新中诞生2项、3项成果,同时防止泡沫发酵,那么才能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自主创新”。
他觉得,各城市在发展促进创新发展领域都纷纷出台了许多举措。成都是其中做得很不错的城市。他建议各城市在推动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去泡沫,“尤其不能在泡沫上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