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点左右,家住新港湾的顾阿姨,总会拎着垃圾袋,来到小区垃圾定时投放点。剩菜剩饭和瓜果皮倒入绿色的易腐垃圾桶,塑料袋和卫生间的废纸倒入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垃圾分类后,我们小区环境变好了,现在家里备了好几个垃圾桶,出门前就分好了。”在该小区,绝大多数居民都像顾阿姨一样,拥有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做好垃圾分类,生活可以变更美。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昆山”的生动实践正在全市展开,生活垃圾分类悄然成为很多市民的新时尚。
定时定点 分类投放
好习惯大家都点赞
随着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施行,金色港湾小区近期经历了一场“变革”。此前小区里放置垃圾桶300余个,不仅容易滋生蚊虫,还影响美观。以此次推行垃圾分类为契机,小区尝试撤桶并点,集中设置4个分类督导亭和1个暂存点,只在指定时间段接受垃圾投放。最初,此举引发了部分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之余,社区根据小区楼栋分布情况,将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人员、老党员、志愿者划分成几个小组,实行责任区域蹲点巡逻。“起初,我们每天能在楼道口、绿化带、投放点旁捡到六七十包垃圾,如今一天只有十几包。”乐华社区主任段祖琼说,在金色港湾小区,垃圾分类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人人都产生垃圾,人人都应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今年,我市明确要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在苏州大市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
“关键需要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并逐步形成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的习惯。只有不断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才能最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垃圾分类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助力 智能识别
垃圾分类更便捷
“自己先把垃圾分好,再分类投进不同的垃圾箱,设备会自动称重。”近日,在开发区蓬欣社区的一台智能垃圾箱旁,记者看到一位志愿者正在指导小区居民操作,智能化的收集方式让居民耳目一新,垃圾投放有了一种新方式。“垃圾分类可以保护环境,我们肯定会支持这一做法。”该小区住户张先生说。在居民全面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同时,一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亮相社区。在跨贸小镇、黄城花园等地,一种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垃圾分类亭启用。这些智能垃圾分类亭不仅整洁美观,在提升小区形象的同时,还使用了炫酷科技,让垃圾分类更便捷、直观、智能。居民通过刷卡、按钮、自动开箱、投放,将不同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体内,垃圾箱会自动进行称重。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还将对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进行智能监管试点,在小区垃圾投放点建设高清监控系统,实现对未按要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自动捕捉,为下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罚提供相关依据。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5月1日,东方华庭小区正式并点撤桶,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在现场投放点,志愿者不厌其烦地劝导,手把手教居民分类知识。截至目前,该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率达99%,分类准确率达95%以上。
垃圾分类在东方华庭小区的顺利开展,党建的力量功不可没。
自3月中旬起,由市城管局39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队进驻东方华庭小区,一场党员先锋带头、志愿者配合发动、全民积极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革命”正式打响。党员志愿者每天早晚两个时段在小区内各垃圾投放点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同时还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逐个上门走访居民家庭,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及各城市管理办事处,组织千余名党员志愿者,在花都艺墅、宝岛丽园、香樟园、新港湾、景阳新村、中华园北村等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的小区进行志愿宣传和督导,帮助居民培养新习惯、新风俗、新规矩,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垃圾分类热潮。
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成效初显。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义工、志愿者及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不断丰富垃圾分类运作模式,提升垃圾分类效能,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