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29日在京召开五届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中钢协会长高祥明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受国内市场需求拉动,钢铁产量大幅增长,但是钢铁企业效益却大幅下滑,钢铁企业应及时转变依靠规模扩张、高产超产的思路,将认识统一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走出“增产不增效”的怪圈。
钢铁上半年产量大增 钢铁企业利润却大幅下滑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全国共生产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为4.04亿吨、4.92亿吨和5.8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9%、9.9%和11.4%。
“按照粗钢口径计算,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增加粗钢产量4434万吨,而钢材净出口折合粗钢同比减少7万吨,增产量主要用于了国内消费。可以说,今年钢铁产量的增长完全是受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的。”高祥明表示。
进口铁矿石大幅涨价,上半年全国共进口铁矿石5亿吨,同比下降5.9%,金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分月看,进口均价从1月份的每吨74.18美元一路上涨至6月份的每吨97.51美元。如果以人民币计则同比增长22.6%。据中钢协测算,矿价上涨使吨钢制造成本上升240元左右。
同时,钢材价格略有下降。上半年,中钢协发布的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基本在110点上下波动,平均价格指数109.48点,同比下降3.6%。
尽管钢铁产量大幅增长,但上半年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上半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销售成本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实现利润总额1065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30.7%;销售利润率5.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
“从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看,钢铁行业似乎又回到了‘增产不增效’的怪圈。”高祥明提醒说,如果不及时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依靠规模扩张、高产超产的思路,将认识统一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钢铁行业仍有可能回到供大于求的老路上去。
高祥明建议,要建设钢铁行业自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区域自律的作用;加强与上下游行业、企业沟通,相互扶持,加强产业链协同,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原料市场秩序,形成一个能够反映供求关系,符合各方基本利益的铁矿石供给关系。
同时,钢铁企业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严禁违规新增产能 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我国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了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以上的目标任务,并彻底取缔“地条钢”产能,行业运行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但是,近年来,受结构调整和利益驱动,钢铁行业置换建设项目数量高企。据初步统计,从近几年各地拟建钢铁项目的粗钢产能近2亿吨。“在国民经济对钢铁需求强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巩固去产能成果任务艰巨。” 高祥明坦言。
在高祥明看来,当前新增产能冲动、“地条钢”死灰复燃冲动仍然存在,亟待建立严禁新增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的长效机制。要严肃处理新增产能项目,全程从严监管产能置换项目,打击非法产能,进一步严格执法标准,抑制投资冲动,最终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
“稍一放松,不但前几年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果将丧失殆尽,甚至会影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高祥明表示,要充分发挥“地条钢”违法违规产能举报平台作用,促进“僵尸企业”加快退出,推动企业去杠杆,努力化解资金风险。
据了解,今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化解过剩产能转向防范已化解产能复产,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新增产能等方面;主攻方向已经从产能总量调整转向现有产能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和兼并重组。
“三季度,国家有关部委将组织开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督导检查,保持高压态势,防范任何形式的违规新增产能。” 高祥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