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人民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创新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仍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报告》指出,前期出台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高点下降0.32个百分点,包括银行贷款、 债券、表外融资等在内的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下一步,央行将运用好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强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的引导功能,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督促银行降低贷款附加费用,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本次《报告》专栏中专门谈及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问题。《报告》指出,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同业融资条件相对收紧、市场利率分层更加明显等变化,一定程度上是对过去同业业务不规范发展的纠偏,是打破同业刚兑后市场主体风险意识增强的表现,有助于强化市场风险定价机制,各类金融机构要减少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不能再走同业过度扩张和忽视风险管理的老路。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的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本质上是真实资本水平不足导致的市场选择结果,下一步,央行将继续有针对性地创新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保障中小银行流动性总体稳定。
《报告》认为,8月以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突破7元。对此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均理性、客观看待,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下一步将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