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龙集团获悉,2020年3月29日印尼德信钢铁高炉第一炉铁水注入铁水包;3月31日,转炉正式开炉生产,第一炉钢水于当日9点18分冶炼成功,八机八流方坯连铸铸坯顺利,标志着印尼德信钢铁实现了工厂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全流程打通和投产。
德信钢铁冶炼第一炉钢水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谋划钢铁产业走出去。“中国钢铁行业作为优势行业,具备走出去的实力,国家大力号召‘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国钢铁具备走出去的环境条件。民营经济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信心。”丁立国指出,“‘走出去’,对中国民营经济、对中国参与全球化有着巨大的好处。在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指引下,民营企业应率先去尝试,去践行,培育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2012年,德龙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海外事业部,积极寻找海外建厂和合作机会。丁立国本人及其团队开始对全球进行了考察,最远到非洲,最终认为东南亚是下一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因为东南亚11个国家,6亿人口,年产钢3000多万吨,需求量9000多万吨,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最近十余年经济都保持了强劲增长,是世界上少数的粗钢消费仍持续快速增长的地区之一。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经济起步晚,钢铁产业发展没有国内繁荣,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印尼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钢材消费量达到1510万吨,比2017年增长10.96%;预计在2021年印尼的钢消费超过2,200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印尼政府给予了德信所在的青山园区大力的政策的支持。2018年10月16日,印尼财政部长批准了德信公司企业所得税减免申请,给予了最大力度的优惠政策。
德信钢铁装备先进,加上从国内输出技术、管理、人才的优势,其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可以吸引更多的印尼钢材经销商关注印尼国标产品,推动印尼钢铁市场逐步淘汰落后的非标钢材,引导印尼钢铁市场规范发展。同时厂区坐落在港口,具备先天的成本优势。
印尼德信钢铁一期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钢铁350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14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7亿元人民币。项目将带动4000多名印尼籍员工到工厂就业,同时还能为上、中、下游产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
在项目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带动中国国内相关成套设备出口额达6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后,每年将拉动中国国内相关设备、零配件出口达6亿元人民币。
印尼德信钢铁的建成投产,凝聚了各方的力量、智慧和支持。
印尼地利位置特殊,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一年有八个月是雨季,地质土壤疏松,岛上机具等物资缺乏,建设条件异常艰苦,项目扫尾阶段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冶南方和中钢设备克服重重困难,在各种困难环境下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
德信钢铁项目自2017年6月签约,2018年4月开始建设,总经理包建华以及副总赵值璋、王三波、张福山等,自项目建设开始就上岛,长则三年,短则两年,回家团聚的次数寥寥无几。德信人硬是用了两年多时间内在一片尚未开发的泥泞丛林上建成了一座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钢铁厂。
建设初期,德信提早着手员工系统培训;语言的障碍也成为最大困难,印尼籍员工没有重工业经验,通过公司加大培训力度,如今国内员工可以用简单印尼语交流,印尼籍员工熟练掌握了技术操作标准。
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超前服务企业“走出去”。德龙钢铁在开展境外投资过程中,商务、发改、外管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了解印尼的宏观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投资政策、重点导入产业方向和投资机遇的机会,为企业走进印尼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帮助企业认真研究德信项目在资金、技术、人才、可行性、投资环境分析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助力企业项目备案和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中信保、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印尼德信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