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水韵之美
源头治理,垃圾处置分类化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
一方面,当地出台《兰溪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减量化处置体系,实现堆肥垃圾就地堆肥、就近还田,回收垃圾资源利用,有害垃圾科学处理,其他垃圾按原模式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等无害化处置。另一方面,成立兰溪市供销再生资源回收交易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经营服务网络,对现有116家再生资源回收点或回收企业进行规范整治,形成收购、回收、分拣、销售“一条龙”的回收利用体系,变“回收垃圾”为“资源矿山”。
——建筑垃圾多样化收集全覆盖。
针对城市建筑垃圾点多、面广、量大的现状,兰溪注重源头管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对“三改一拆”产生的砖头、水泥块等建筑垃圾,采用直运式处理,通过覆盖式运输,做到垃圾不落地。对店铺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第一时间登记备案,外围设置公益性施工围栏,安排环卫收集工人二次分类,塑料、木板等可燃烧的废弃物运往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砖块、瓷砖、玻璃等建筑垃圾运往中转站中转处理,避免垃圾、粉尘污染街面。对住户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城区老旧小区设立固定投放点,配置建筑垃圾消纳桶,物业小区设置建筑垃圾收集点,方便市民投放,及时分类、清运处置。建立专业建筑垃圾消纳场和1000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中转中心,原地分类建筑垃圾,为终端处置提供保障。
——农业垃圾资源利用全覆盖。
一方面,兰溪以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鼓励农牧联姻,建立“猪-沼-菜(果)”等养殖场排泄物循环利用模式,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养殖场排泄物进行有机肥加工和生产,结对消纳沼液和畜禽排泄物,实现养猪场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与企业合作,运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置。2014年该市水亭乡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3家规模养猪场,与3个规模果蔬基地一对一结对,形成“猪-沼-作物”生态循环模式,每年节省化肥支出30多万元。全年兰溪市通过养殖场配套种植业和农牧联姻就地、异地消纳沼液70万吨,实现沼液高利用率,污水零排放。
另一方面,兰溪建立有机肥生产和循环利用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养猪场排泄物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养殖场排泄物进行有机肥加工和生产,并落实有机肥补贴政策。(生产1吨成品有机肥补助50元;对使用本市有机肥的本市种植户使用1吨成品有机肥补助250元)。通过补助政策来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引导农户多用有机肥。兰溪市的吉吉彩有机肥厂2014年有机肥产销量约15000吨,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循环利用,垃圾处置市场化
——垃圾转运处理企业化运营。
兰溪建立“分类收集、企业清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系统,以各乡镇(街道)主体,通过社会购买专业服务,公开向社会统一招标,由中标企业负责垃圾转运,按照“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要求,统一运营到市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置,解决农村沿村倾倒、随河填埋等垃圾乱象。
——工业废物处理市场化运行。
兰溪积极引导水泥企业引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项目,实现工业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一举解决工业废弃物处置难题。 2015年,该市红狮集团投资2.3亿元技改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和危废。利用水泥窑1200度以上的高温处理工业废弃物,使废弃物替代部分燃料,减少企业燃料成本支出,产生的粉料可作为水泥熟料使用,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渣、废水排放,废气排放低于国家标准。截至目前,已实现处置收入近5000余万元。去年该企业处置兰溪及周边地区市政、印染、纺织、皮革污泥等一般工业废物2万余吨;电镀、化工、医药等危险工业废物6万余吨。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兰溪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将建筑垃圾处理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开发,变身再生骨料资源作为水泥填充剂,广泛应用于水泥企业,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也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一条由水泥原料、辅料、燃料、金属易耗件、销售、物流运输等组成的完整生态产业链。如丰源建材,将处理后的建筑粉灰应用于水泥添加剂,产品供应于南方等大型水泥企业和金华多个混凝土搅拌站,投产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全年不仅可以消化兰溪市30万吨的建筑垃圾量,而且可以消化周边地区的建筑垃圾20万吨以上。
创新机制,垃圾处置长效化
——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处置收费制度。
兰溪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实行了农村卫生保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市财政出资1000万、镇乡(街道)配套投入1000万、农村卫生费收缴1000 万”的垃圾处置筹资模式和保障机制,提升群众环卫保洁意识,促进群众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监督者”转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2015年,全市共收取974.67万元,54.5万农村常住人口及地方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收费率达100%,群众参与率96%以上。
——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化管理机制。
兰溪围绕“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循环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按照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试点先行、逐步推行”的原则,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体系,从源头管控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2015年以来,垃圾分类试点覆盖16个镇乡街道145个村,其中两个试点乡镇,受益人口13万以上,半年来垃圾清运量同比明显减少52%。回收再生资源总量14.49万吨。其中:废纸类约5.84万吨,废钢铁8万余吨,废旧玻璃0.648万吨,废旧轮胎将近1000余吨,废旧家电平均每天200多台,全年交易额达3.2亿元。
——创建农村环卫示范区连线成片。
兰溪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农村环卫示范点为载体,突出先行先试、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2013年创建了兰芝(兰溪-芝堰)风情线,2014年,打造了游诸(游埠-诸葛)环卫示范线,两条线串起了散落在农村的醉人风景,带动了村庄的华丽蜕变。2015年1月柏社乡的高山民宿文化节迎来了上海杭州市民前来洗心洗肺,3月黄店镇的油菜花节、梅江镇的紫荆花节吸引了近5万市民前往踏青寻春,4月第一届乡村马拉松迎来了4200多运动健儿参与,精心打造的“兰芝风情线”被誉全国最美的马拉松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