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环保新闻 » 正文

让“绿色指挥棒”硬起来 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37
核心提示:  面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近年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不可谓不重视、投入不可谓不大,为什么有的地方生态环
   面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近年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不可谓不重视、投入不可谓不大,为什么有的地方生态环境没有好转,甚至进一步恶化?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保护生态的道理讲了很多,口号喊得很响,实效却不明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然,生态环境不是一天变坏的,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但必须看到,很多时候环境保护走不出循环反复的怪圈,不仅是环境问题积累深重,还因为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蜻蜓点水;制度的约束落实不力,问责的螺丝拧得不紧,导致的结果就是生态“红线”频频被踩。
 
  环保理念,古已有之。从4000年前的夏朝,到3000年前的周朝、2000年前的秦朝,官府都有春天不准伐木、夏天禁止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的禁令。《荀子》里也曾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今天,环境污染积累的沉疴痼疾,生态保护面临的繁重任务更是催人警醒: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让绿色发展这根“指挥棒”硬起来,以真问责推动真落实,让“绿色”深入骨髓、深入灵魂、刷新发展,是没有退路的选择。
 
  环境保护,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秦岭山麓生态屏障违规建别墅、千岛湖饮水保护区违规填湖、青海木里煤田超采破坏植被……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重要批示,“坚决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的要求振聋发聩。处理问题不疼不痒,警钟就敲不响;你好我好大家好,“硬骨头”就啃不掉。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拿出“霹雳手段”,决不手软,决不下不为例,谁还敢把制度当成稻草人?让生态“红线”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谁碰谁“触电”,谁还敢把禁令当成一纸空文?
 
  绿色发展,说了不算,干了才算。现在,有的人一说起“绿色”,就以为找到了“挡箭牌”、“避风港”,放松了谋发展的劲头、卸下了抓发展的担子;有的地方一讲到“绿色发展”,只会做表面文章,至于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增强发展动力、打开发展新境界,徒唤奈何。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坚决摒弃粗放式、对环境掠夺式的发展,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要的就是“干”字当头,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不断提升推动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从“史上最严”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到《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定》,从推进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到《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北为生态环境划下的不能逾越的红线,以硬约束倒逼发展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切实举措,是智慧的考验,更是勇气的抉择。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我们必须以炽热的民生情怀、坚定的历史担当,让“绿色指挥棒”引领湖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用它夯实荆楚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