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回收已成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
环境和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减缓气候恶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周丹博士告诉记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这对于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废物回收成为全球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保效益。世界著名的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废纸和铝、铜、钢、铅、镍、锡及锌七种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每年至少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5亿吨,这相当于全球石化燃料排放量的1.8%。铝作为有色金属品种中的“明星”,由于它的回收利用,再生铝产业带来的排放量减少占比10%以上。
赣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建立
近日,记者在市中心城区某小区见到废品收购员李付发时,他正准备将收购到的废品拉到收购站去。今年59岁的李付发从事废品收购已有八九年了,他说他们这些“零户”将废品收购后,卖给大的收购站,再由收购站卖给相关的回收企业。
“十一五”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的理念渐入人心。自2011年起,赣州市以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建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回收体系开始试点。据了解,目前我市辖区共建立回收网点和企业760家,分拣中心9个、集散市场2个,从业人员总数达5300余人。回收的品种主要有稀土废料、废钢材、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
在相关政策带动下,赣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明显扩大,部分民营龙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借力政策支持,不断拓展回收网络,延伸产业链,成为市场回收的主体,初步实现了经营产业化、利废资源化和处理无害化。如赣州市攀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首家处理进口第七类固体废旧物资的新型环保私营独资企业,专门拆解进口废电线电缆、废钢铁、废铜等,目前该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较高,年产值过亿元。
再生资源发展速度慢困难多
赣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该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80%以上从业主体是“夫妻店”“小作坊”,规模化企业数量少。行业内技术研发普遍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以手工拆解、简单拆解为主,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对优质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水平不高,分拣加工产生的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现象明显。回收企业出于逐利考虑,对回收品种“利大抢收,利小不收”,如废纸、废金属等价值较高的品种回收率可达70%,但废玻璃等品种回收率仅20%左右。
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社会上普遍存在把再生资源等同于“垃圾”的错误看法,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在源头上做好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端回收成本。目前,国家除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建立相关制度外,其他品种尚未明确制度要求。由于废品回收市场准入门槛低,基层商务主管部门人员少,再加上回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对无照经营、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或根本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小企业、小作坊和流动回收的个体户有效监管难度较大。2011年,回收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取消后,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如2014年废钢铁库存积压达到21.97万吨,沉淀资金达到27296万元。
要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
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耗量将有增无减,资源瓶颈愈发突出,对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严峻局面,只有将废弃商品有效、及时回收,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才能形成“资源—产品—废弃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缓解资源紧张局面、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周丹博士认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逐渐成熟,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才能不断显现。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创新技术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同时也是该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周丹博士建议,政府应成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制定有效的扶持措施,如减少企业的税收、为再生资源的回收提供补贴。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者,搭建赣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的产学研、技术转化的信息平台,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再生资源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重点,保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软实力。此外,赣州以稀土、钨为代表的有色金属非常丰富,依托现有的产业规模,建立废弃有色资源及稀贵资源回收处理产业,围绕废弃资源的回收、处理及深加工关键技术问题,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