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云浮罗定市,有350余人跟罗维日从事着相同的工作,他们的身份是广东宏德科技物业有限公司罗定分公司员工、乡村环卫工人。橘黄色工装、白色口罩、小型三轮车、大铁锹是他们的“标配”,他们每天开着样式统一的垃圾车穿梭在乡间小道,车载广播循环播放着“垃圾丢进垃圾屋,不要乱丢倒马路;你我多走一步,农村干净十分……”诸如此类的公益宣传口号。
2012年,广东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行动计划》,经过几年的探索,各地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不同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清运不及时被投诉
大象村位于肇庆市怀集县怀城镇,有13个村小组,2600余人。大象村第二村民小组一名年约50岁的妇女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没地方倒垃圾,村民都是把垃圾倒到后山,刮大风时,垃圾到处飘。去年,村里建好了垃圾屋,还征收垃圾费用于村庄保洁。每天,保洁员负责把各小组垃圾屋、垃圾桶的垃圾运到村委会的垃圾池。“每人2块钱,也不多,我们也愿意给,主要是现在比以前方便、干净了很多。”
“现在这种方式好。”大象村六组一名村民直截了当地说,以前家里的垃圾都是自己焚烧或者随便丢弃,现在每天早上七八点钟,保洁员就会开着电动三轮车过来,车上安装了喇叭,用笛子声提示村民倒垃圾的时间到了,不在家的村民也可以在出门时将垃圾放到不远的垃圾桶里。“现在大家交了钱,村庄又有人扫,也不好意思乱丢垃圾。”
大象村村支书温云中透露,目前村内6个村小组建有小型垃圾屋,另外7个村小组由于用地、村民嫌脏等原因拒绝建设,所以采取投放垃圾桶的方式替代,一共投放了23个垃圾桶。去年下半年开始征收垃圾费,每人每月2元,通过一事一议决定从种粮补贴直接扣除,共收取了约6万元。该村聘请了两名保洁员,每人月工资1700元,负责每天把各村小组的垃圾集中到村委会的垃圾池,每三天清扫一次村庄的道路和公共区域。每隔一天,怀城镇会派车将垃圾池的垃圾清走,垃圾运输司机在村委会考勤记录。
怀城镇镇委书记梁向荣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镇政府将农村垃圾收运工作发包给保洁队,负责所有村庄的垃圾清运工作。镇政府每月支付6万元的转运费给保洁队,一年需要70多万元,但县财政有50万元的奖补资金。
“环卫工人每次去村里清垃圾时需要到村委会签到考勤。”梁向荣笑着说,如果清运不及时,村干部打电话过来投诉,镇政府就以削减部分服务费用的形式来约束保洁队。
市镇两级考核过85分才补贴
罗定辖21个镇(街),336个村(居)委,4396个自然村,农村人口109万。罗定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陈志群介绍,2013年底,罗定启动农村垃圾运转体系,由各镇负责管理和统筹村收集点到镇中转站的收运工作,每吨垃圾市财政补助30元运输费用。“其实,从点到站,平均每吨垃圾的运输成本要60多块,这个缺口需要镇里自己想办法筹资去填补。”陈志群说。
然而,问题很快暴露了出来。由于各乡镇的财力不均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致,“有些比较穷的镇,把钱用到了其他方面,有些乡镇领导虽然重视,但筹不到钱也无计可施。由于镇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保障清运,导致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甚至发生了破坏垃圾池的过激行为。”
罗定市围底镇党委委员陈桂福坦承,此前基本靠村委会组织人手把垃圾运出去,费用由镇里承担,每年超过50万元,“有些村一个月清一次,有些则更久”。
为此,罗定开始探索市场化运营,最终确定由罗定市统筹各类专项资金,购买社会服务。2015年1月,广东宏德科技物业有限公司以第一年1500万元的价格中标,价格每年递增5%,合同期5年。“现在市和镇只管对服务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并以此作为付费依据。总分100分,85分以上才给钱,每低一分扣10%的服务费。”
引进专业公司废弃蚝壳变宝
汫洲镇地处潮州饶平县,总人口6.3万人,但居住密集,镇区4平方公里内居住着5万人口。镇委书记陈继雄告诉记者,汫洲镇近三十年没有整治卫生,很多生活垃圾都被直接倒入河中,水面几乎被垃圾覆盖。去年5月,汫洲镇投入资金1470万元,共清理蚝壳4万吨、生活垃圾9000吨。
该镇的主要产业是蚝,每天产生的蚝壳重达四五百吨,为此,该镇引进专业公司,回收利用废弃蚝壳制作成化肥添加料,尝试解决废弃蚝壳收集后的处理问题。
为防止垃圾问题反弹,汫洲镇在圩镇范围内,按1.5万人配备1辆垃圾收运车,每辆垃圾收运车配1名驾驶员和1名垃圾装卸工。各村按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原则,每50户配备一辆统一制式垃圾手推车或每15户配1个统一制式垃圾桶。社区(村)保洁员工资由市、县补助和村自筹解决,其中市每人每月补助400元,县每人每月补助400元,其余费用由村自筹。卫生保洁员的工资不低于1200元/月。
据悉,在饶平县,唯有大埕镇的垃圾处理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效果非常明显,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和日产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