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山西作为全国的产煤和输煤大省,“傻大黑粗”的煤基初级产品一度超过60%,碳排放强度居全国前列。“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已迫在眉睫。
全国两会期间,工商联界别小组讨论会议刚结束,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驻地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独家专访。面对煤炭行情的整体低迷甚至于影响了煤炭资源大省的经济增速的现状,主抓科技等方面工作的张复明表示:“现在日子比较难过,我们不是要摆花架子,面对山西这样一个黑色产业为主导、高碳产业为主体的经济,我们要走出黑色产业绿色发展、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子。”
不能把煤一棍子打死
中国经济导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背景下,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比较突出的传统产业面临不小的困难,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在您看来,对于山西来说,传统产业如何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老树开花”?
张复明: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传统产业里有很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同样很多高新产品里也有很多传统技术、传统业态、传统产品。美国阿波罗登月时只用了1%的新技术,但不能说登月计划不是一项新技术,所以我认为完全按产业领域来区分,似乎不是一个好的视角。
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确,正如你所说,山西是一个煤炭生产大省,也是煤炭消耗大省,怎样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煤炭清洁利用上一定要走出一条路来,这是我们必须迈过去的坎。
所以无论是对产业的发展来说,还是对地区的发展而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难点。如果煤炭清洁利用有大的突破,那照样有市场,有卖点,有竞争力。但是如果煤炭的清洁利用实现不了,还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污染问题就解决不了。煤炭的高效利用解决不了,那么整个煤基产业的成本就压不下来,竞争力就上不去,肯定会面临淘汰。所以我认为问题关键是产业本身能不能在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而不是某个产业要彻底消亡灭绝。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能源革命,现在还没有到终结传统石化能源的阶段。当然我希望早一天到来,但目前看还不能这么断言,所以眼下还是要埋头突破。举例来说,煤炭不仅是含有碳,它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微量稀有元素。比如山西的煤中,锂的含量已经超过工业开采的品位,据估算它的潜在价值超过了煤本身。如果提取技术能够突破,实现经济效益的话,那大家对煤炭的印象将有所改观。所以不能把煤一棍子打死。
衰退的症结在效率
中国经济导报:您刚才提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迈过去的坎。那么,迈过从“傻大黑粗”到“绿色低碳”之间的坎,症结在哪里?
张复明:目前,之所以很多煤矿地区出现了大的经济衰退,煤矿行业自身也是像过山车一样巨幅波动,其中重要的就是煤炭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与石油天然气比起来,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比较低,在燃烧和使用的过程中,其环境代价很高,很难控制,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实际上,煤炭要较大幅度提高能效、降低排放,路还很长。
在煤炭能源利用过程中,我们要先实现超低排放,再实现超净排放。而实现超低排放则与燃气电厂的水平相差无几。包括山西在内的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烧出来的,如果全部的燃煤电厂都能实现超低排放的标准,在燃烧的过程中降低污染排放,那么污染的问题就可以大大减轻。
中国经济导报:实现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速发展的加速剂又是什么?
张复明:从世界范围来看,有些国家,比如美国的煤化工对一些排放物副产品进行回收利用,而对另一些难以更有效地回收利用的副产品,就采取一把火烧掉的热回收方式。这种方法就像潘多拉盒子,要是摁不住魔鬼,不如不打开盒子,其好处是降低环境风险,坏处就是属于低级利用而非高效利用。
事实上,煤炭资源已经开始分级利用。以前基本是在高温高压下来实现煤炭转化和利用,这样很多有益的组分在高温条件下就没法得到。现在就是分阶利用,即低、中、高阶煤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利用,也更清洁、高效,更节能。目前,煤炭的低阶利用、分层转化已在往前迈进,应该说比较有前景。
国内国际合作两手抓
中国经济导报:技术的出现与研发资金密不可分,山西在研发资金的投入上出台了哪些措施来迈过这个“坎”?
张复明:山西从2014年开始实行煤基低碳科技重大专项,每年拿出5个亿,连续3年,总共投15个亿来支持煤基低碳的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此同时,我们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了“煤基低碳联合基金”,联合基金首期实施期限为5年(2015~2019年),每年经费总额5000万元。基金将聚焦煤炭开采、煤层气、煤化工、煤电、煤机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山西煤基低碳重点领域,着力研究解决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及共性关键技术基础与工程基础问题。此外,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也成立了联合基金,主要是用于解决煤炭清洁利用从研究到开发的问题,例如晋煤集团、潞安集团分别建立了煤基低碳基金。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正在准备两个国际合作的重大项目,通过建基地、建载体、建机制,支持联合体性质的研发平台,通过国际国内合作的技术联合体,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转移转化。
在组织体系构建方面,成立了低碳创新发展领导机构,组建了低碳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努力创办国际化、专业化的低碳发展高峰论坛,指导和帮助山西推进煤基低碳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另外,国家这次公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科技研发课题,山西的企业、科研院所正在和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商量,争取承接这样的研究项目。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经济导报:面临以煤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山西在产业升级中如何发挥带动效应?
张复明:这一年在产业化上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关于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专门出台关于常规燃煤电厂和低热值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规定,这比国家还提前半年出台,标准也比国家严,而且时间表也比国家早一年完成。山西国际能源集团的瑞光电厂已有一台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申报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主体,以国家级太原高新区为依托,以煤炭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利用为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导报:目前这个项目进展如何?这将为山西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张复明:自去年5月28日开工启动以来,目前山西科技创新城已有近20个科研机构动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已开始建设。此外,今年还会有一批新的项目签约、开工。
我们希望不仅在研发上能有突破,更主要是为山西自身解决问题。煤基产业是山西的主导产业,如果它不能走低碳化、高效化的路子,必定会被淘汰,所以我们现在下大决心想办法,通过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为山西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以及中西部地区国家煤基产业低碳化、清洁化、绿色化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既然是一个创新高地,我们希望不仅是在技术和产业上能够成为山西发展的支点,在工业化城镇化上也成为一个高地,这样就能真正引领和支撑山西产业发展。